您好,欢迎来到绿色食品在线网!

当前所在:首页 > 绿色食品基地 > 西安临潼区王湾村:发展多种绿色产业拓宽村民致富路

西安临潼区王湾村:发展多种绿色产业拓宽村民致富路

发布时间:2020-07-10作者:佚名来源: 潇湘晨报

  当记者走进西安市临潼区王湾村产业基地时,为眼前初具规模的苗木基地感到惊讶。“我们的基地占地170多亩,种了白皮松、大叶女贞、雪松、就是平常种在绿化带上的,现在还有樱花、桂花加起来一共有4.5万株,林下还种了30多亩中药材。”王湾村党支部书记姚学红高兴地说。发展扶贫种养殖基地优先带动一片王湾村位于穆寨街道办事处南边,有辖王湾、上湾、下湾、魏咀、鱼咀等10个村民小组,全村共有348户1186人,贫困户就有133户478人。在贫困户数据清洗和精准识别中,14、15年脱贫建档立卡户105户397人,18年脱贫帮扶户28户81人。为打赢脱贫攻坚战,王湾村产业扶贫种养殖基地在2017年启动建设,2019年初具规模,村支部采取“党支部+集体经济组织+企业+农户”的模式,帮扶单位渭北餐饮公司注册成立王湾村种养殖产业扶贫基地,再以集体经济和群众流转土地进行入股合作,公司自主经营、自负盈亏,实现了企业发展和集体经济组织壮大的双赢目标。 “我们现在不光能享受土地流转收益、合作社入股分红,还可以在家门口的苗木基地里打工挣工资,增加收入,腰包一天比一天鼓,日子过的一天比一天好,每天在基地里看着苗木一天天长大,心情也好得很。”脱贫户郑忠龙告诉记者。在2017年5月,扶贫工作队进驻王湾村后,发现王湾村只有一口井,导致水源缺乏,小麦玉米只能靠天养活,靠天吃饭成了村民口中的常说的一句话。因为山区独特的地理环境,工作队先帮村民进行了产业调整,鼓励村民种植耐旱易管理简单的作物花椒、药材等。通过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流转农户200亩土地,还建成了王湾村苗木花卉基地,经过考察,种上了更适合山区土地的白皮松、大叶女贞、雪松、桂花等有经济观赏的苗木。不仅如此,为了解决灌溉问题,还配套建设300米的深水井一眼,50立方蓄水池一座,灌溉引水管道1.5公里,每小时出水量达15立方米,既解决了苗木花卉基地灌溉难题,又为王湾村产业脱贫打下了基础。多种产业拓宽村民致富增收渠道“这边是我们的蔬菜大棚,有6000平方米,种的都是时令蔬菜,纯绿色食品无公害,这一片是黄瓜、西红柿,摘下来不用洗就能吃,前面还有一片辣子,炒完夹馍吃可香了,那边还有玉米,地里啥蔬菜都有,这些都是咱村里的扶贫产业。再往前走就是养殖基地,土鸡都是散养的,还有黑猪、肉羊,看着就叫人心里高兴。”说起村里的产业,姚学红就有说不尽的喜悦。 除了苗木蔬菜的种植,王湾村积极推进的花椒、核桃产业,通过优化品种,寻求技术上的支持,都成为了村里的百亩工程产业基地,让村民挣钱的渠道变得更广。再利用土地流转、协议用工、乡村旅游、农村电商、产品销售等方式,让村民与王湾村种养殖产业扶贫基地结为利益共同体,带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,村子每年的集体经济组织就能固定分红到16万元。“我年纪大了,也种不了多宽的地,把土地租出去,什么都不用管,村里的合作社都给安排好,而且还能拿租金能分红,村里的蔬菜基地也一直在招工,想着找点空闲时间打点零工,这样一年下来又能赚不少钱呢。” 村民黄陶气说。姚学红告诉记者,基地产业将在未来发展中对不能外出务工群众提供技术、信息、种苗等支持,提供技术上的培训服务。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来组织大家进行有计划生产产品,并统一收购销售,实现农民产业增收,使村民在相关产业链中获得收益,打造临潼区产业扶贫新样板。村民富了,产业旺了,村子美了。一片片红彤彤的西红柿,一颗颗挂了果的核桃树,一眼望去都是王湾村村民努力脱贫致富留下的新景象,产业之路的发展道阻且长,王湾村的未来一片光亮。(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庞乐)


{ 食品安全项目简介| 本网招聘| 本网概况| 会员服务| 联系我们| 网站地图| 免责声明| 投稿服务|
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

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,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。绿色食品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本网部分转载文章、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,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。

北京中农时代生物技术研究院主办 | 政讯通-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

绿色食品在线网 lsspzx.org.cn 版权所有。

京ICP备18048523号-28

联系电话:010-56212737 15311203802 010-53326578
监督电话:13261336050,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7028685

第一办公区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;第二办公区: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

邮箱:spaqfz@163.com  客服QQ:2477399413 通联QQ:2243561739